市民:小水果超市忙一年赚四五万
“房租、货款、水果损耗,从不挣钱到赔钱,后来就只能关门了。”张先生说,因为进货价的问题他和水果批发商曾吵过架,“最多时,我的进货价比水果超市每斤多了一块钱。而水果超市走量拼低价,我的价格给不了那么低,自然会有很大影响。”
同是做水果生意的周先生也说,以前自己开了家小规模的水果超市,可坚持了一年半,就挺不住关门了,“一年下来我们两口子紧忙乎,可去掉房租,一年才赚四五万元,还不如给人打工挣得多呢。”
在皇姑区陵东街上经营水果超市的赵先生说,水果超市最早是在南方兴起的,目前已经遍及全国各地。
赵先生介绍,随着大型水果超市越开越多,竞争也越来越激烈,但自己的其中一家店铺,目前一年的销售额能达到几百万元。
方便、放心让更多人选择水果超市
在早市经营水果的高女士说:“在早市买水果的多数是图便宜,我一般都是几天前的货和新货掺着卖,这样能便宜些,可买的人也越来越少了,大家都愿意去水果超市买。”
除了便宜,目前沈阳的水果生鲜销售多数是采用水果超市的形式,多设在小区、写字楼、市场附近,而且鸡鸭鱼肉水果都能一站式购齐,很方便。而公司化经营,也让消费者觉得比在小地摊购买更放心。
水果超市越干越大,挤占了小水果店和水果摊位的生存空间。根据2013年沈阳市工商局的信息显示,沈阳市登记的个体水果店(超市)有275家,但处于开业状态的仅为166家,其余都处于注销或吊销的状态。
“今年的数据目前查不到,但是按照市场规律,2016年这个比例要达到一半。”沈阳市工商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证实,大型水果超市确实给小水果店不小的冲击。
业内:连锁化、多元化经营是趋势
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,水果超市同样存在盲目跟风现象,甚至在一个很短的距离内就存在三四家。
赵先生认为,经营水果超市,要么是单店规模特别大,要么走连锁形式,才能实现从产地进货,实现成本最低。
“每天下午,我会和其他门店互通消息,将一些门店存量大的水果,调配给存量小的店面。”赵先生说,水果有损耗,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卖掉才可以减少损耗,这个时候,连锁超市就体现了优势。
一家水果连锁超市的老板牛先生认为,水果超市连锁化、多元化经营是城市发展的时代要求,但是目前,沈阳市的水果超市已接近饱和。
“开水果超市不能只注重价格不在意别的,在打价格战的同时,还要注重店面环境、果品质量和服务,才是长久占领市场的根本。”牛先生说,现在很多大型水果超市在开业时都打价格战,拼低价,甚至出现了互相诋毁、中伤的恶意竞争行为,这些都是不应该的,市场每天都有,重要的是果品质量,这个如果上不来,超市是不可能长久的。